近年来,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消费形式的不断升级,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在2013年至2016年的3年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如今,随着监管政策的推进和个人征信、大数据、支付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各P2P网贷平台开始抢占消费金融这一市场。
6月17日,由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办的消费金融创新转型及风控管理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行,房融界ceo王小虎、宜信资深信用评分专家赖柏志等众多互联网金融业大咖出席会议,就消费金融的风控管理、模型系统建制以及大数据征信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网贷拓展资产端布局 消费金融成香饽饽
会议中,宜信资深信用评分专家赖柏志(曾担任台湾征信中心信用评分组负责人,主导开发台湾第一套通用型个人信用评分,参与规划台湾地区导入巴塞尔协定之工作。在风险管理、征信市场及信审策略规划上皆有丰富经验及成果。)就普惠金融与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及模型系统建制做了深入分享。他表示消费金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风险创新及运用应因地制宜,一定程度上中国特殊的金融征信特性决定着未来消费金融的发展速度,而机器学习与传统金融方法的结合将在未来有较大实际突破。
房融界CEO王小虎则表示,2015年以来,“资产荒”就成为了网贷平台的普遍性难题,优质资产获取渠道匮乏、资产风险难以定价、借款人综合成本下降、平台综合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资产同质化竞争激烈。2016年,监管新规出台,限定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这一规定明显进一步加剧了网贷平台的资产荒。强压之下,P2P网贷平台只有积极拓展资产端布局、丰富资产端配置、拓展优质资产获取渠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健的发展,而消费金融则给网贷平台提供了较大的转型空间。
目前,不少网贷平台也在积极寻求以消费金融业务为主的资产端机构合作。消费金融能够成为网贷行业布局资产端或转型升级的“香饽饽”,一方面,消费金融最大的特色是足够的小额分散,符合监管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日益改变,消费热情日益高涨,这进一步拉动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增长,个人消费金融拥有广阔的市场增量。除此之外,P2P网贷平台越来越熟练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在互联网场景金融中,大量的数据积累能够产生非常有效的客户识别能力,为判断借款用户的“还款意愿”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大数据风控是消费金融发展的着力点政策利好、用户群形成、市场潜在需求以及科技驱动,使消费金融快速崛起。虽然消费金融的市场巨大,但风险依旧是其核心,完善的风控和征信体系是消费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消费金融风控的核心在于判断客户的还款意愿,风控重点目标是识别防骗贷的专业集体行为。”王小虎分析到。借款者还钱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个人的信用状况。而消费金融要全面评估一个用户的信用状况,就必须要利用大数据风控,充分挖掘客户的其他信贷数据、消费数据、互联网痕迹等数据,利用多维度的算法和模型来快速识别借款人风险。
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金融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新蓝图”。为了获得更多的优质资产和满足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P2P网贷平台都在积极地向消费金融领域拓展。在合规进程的推动下,网贷平台和消费金融的“结合”不仅为网贷平台的资产端布局提供了方向,也提高了消费金融自身的发展速度。王小虎透露,房融界一直在严守风控的基础上竭力拓展多元化的资产类型,在房产已成过去、车贷已成红海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将是房融界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同样这也是房融界就自身资源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