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四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即通过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实现行业数据共享;基于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征,确保数据交易的真实性,解决消费误导、骗保骗赔等问题;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理赔,提高理赔效率等。
据悉,本次验证共计邀请9家保险机构参加,搭建10个节点组成了小型联盟链。其中,各家保险机构分别作为交易及验证节点,保交所作为管理节点。
在验证过程中,保交所选取了3套主流区块链底层框架,并着重对性能和安全两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试。其中,1套区块链方案在保交所云平台的处理能力可达每秒300次交易(300TPS),基本满足了商用化系统对于性能的要求;在安全方面,通过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和许可型授权的区块链方案,确保了商业交易中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对此,上海保交所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块链系统将作为下一步研发的起点,用以支撑未来的保险商业化平台,系统采用云部署的方式,初步实现了节点监控的功能,整体上能够实现联盟链节点及智能合约权限的全程一体化和可视化配置。性能方面,该区块链系统目前基于PBFT共识算法,可以满足低频商业交易的要求,下一步保交所将继续探索区块链技术支持中高频商业交易的可行性。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保交所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保费、佣金、理赔分成等信息上链,实现自动化对账功能,解决再保险行业目前手动对账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助力上海亚洲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上海保交所有四大属性,分别是平台属性、基础设施属性、公开市场属性和科技属性,”上海保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方面,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技术验证,加速成果转化,并以用户识别、征信、理赔、再保等场景作为切入点,力争率先实现保险业区块链行业级应用的落地;人工智能方面,积极探索,自动分析百姓需求,帮助民众认识保险,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为实现保险普惠奠定技术基础。”
此外,上海保交所正加紧建设适合保险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在组织行业成功通过数据交易验证的同时,一方面汇聚业内外机构,成立区块链数据共享联盟,探索在人身意外险、代理人、骗保人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及保险理赔等应用场景开展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