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了解的情况,当时总资产一个亿的小贷公司,至少有两个亿的体外循环资金。通过杠杆借贷后放款,正是小贷公司最大风险所在,也是去年当地开始取缔不规范小贷公司的重要原因。”徐江说。
在四川,一个人口不过60多万的县级市,2014年一度活跃着七八家小额贷款公司, 如今有的停止业务,有的人去楼空,有的只顾催收,无一正常经营。徒留当地县属唯一一纸小贷牌照。这些非正常经营的小贷公司中,张志宏(化名)所在的公司(以下简称“S小贷”)便是其中之一。据他所述,S小贷从2016年中开始就几乎不经营,把多数精力用在贷款催收。
“公司不良率超过60%,不良贷款高达上亿元,去年年底公司的小额贷款牌照已被取消,就差破产了。”2月10日,S小贷公司总经理张志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2016年初起,公司的主要业务就变成了讨债,但借款企业没钱,投资人来讨钱,我这一年都很头痛。”
从迅速崛起到逐步衰落,再到名存实亡,S小贷虽为一个区县的微小样本,亦是行业演变的一个镜像。据央行2月3日发布的2016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8673家,贷款余额9273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同比减少237家,人民币贷款减少1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