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热衷理财,但钱从哪里来,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1.07万亿的理财资金中,除了自有资金之外,来源于募集资金的比例达到56.6%,占比超过一半。如上文提到的金洲管道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1.24亿资金便是来自募集资金。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与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有直接关系。煜融投资总经理吴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指引适度放宽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范围。在该指引发布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只限于公司自有的闲置资金,不能使用募集资金。事实上,也正是在2012年之后,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金额才迎来爆发式增长,基本上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针对上市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理财一事,市场的观点不一。有人士认为目前实体经济疲弱,并不适合盲目扩张,上市公司通过理财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无可厚非。但是也有人士认为,上市公司“不务正业”、“购买理财产品这种行为其实在新上市公司中最为常见,上市之后融了一大笔钱,不知道去干什么,不少公司将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产品。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今年1月20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明确表示目前再融资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并不十分缺钱的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导致公司募集资金大量闲置最终变成理财资金或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还有就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定增募资占主导,配股和债券募资占比较少,募集资金使用多变,随意变更募投项目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
“肯定需要管理,用自有资金参与理财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用募集资金的钱去参与购买理财产品显然说不过去, 2016年IPO及再融资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但是这些资金是流入到了实体经济中去,还是变成了理财产品,确实需要好好查查,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达到万亿,数目确实不小。”华南某投资机构董事长李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