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行情”过后,广东地区还有哪些高收益的理财值得购买?据南都记者统计,截至2017年1月23日,包括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广州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跨春节期间的银行理财产品。在预期的年化收益率方面,仍延续了节前的“春节行情”。比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中在4%- 5%之间。其中,华夏银行的新盈23号期限35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达5%,门槛是5万元,但是限购300万元以内。招商银行的高净值专享金葵花增利系列收益率在4 .35%-4 .65%之间,4款产品全部属于不保障本金和收益的理财产品,风险评级均属于稳健型。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较高收益率相比,保本保收益类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相对较低。比如光大银行推出的3个月到1年期的阳光理财安存宝系列产品,预期收益在2 .8 5 %-3 .70%之间。其中收益率和期限呈现明显的倒挂,期限1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与3个月的相差近1个百分点。
此外,与固定型封闭式的理财产品相比,周期型和开放式的理财产品比较适合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对此,中信银行推出了周期性理财产品。比如乐赢稳健周期系列、乐赢成长周期系列等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4%-4 .55%之间,投资门槛最低5万元、100万元和300万元不等。“现在主推周期型和开放式理财,没有截止日,每个工作日均可申购赎回”,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与往年相比,该行刚对理财产品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新增了可T + 1工作日起息、实时赎回的周期性产品,大大提高了投资者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事实上,无论是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还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都属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尚未被打破之前,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均是有保障的。虽然预期收益型产品基本上仍为主流,但相对开放且不用承诺收益的净值型产品将越来越受青睐,有望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比如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智赢系列产品。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个人业务部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净值型理财产品不承诺收益,可提供净值查询,用户在开放期内进行申购、赎回,类似于开放式债券基金,比一般的理财产品风险高,但是在市场行情比较好时,收益会比普通的理财产品要高。值得注意的是,净值型产品的历史净值所计算的年化收益率,只能代表其历史上的收益率情况,而不是像预期年化收益率那样反映未来,所以在购买净值型产品时要关注未来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