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金存管一直是业内人士关心的热点话题。2016年8月24日出台的《暂行办法》再次明确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距离《暂行办法》出台已近5个月了,虽然各平台都在积极寻求银行合作,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据行业第三方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年末,已与银行签订银行存管合同的平台共有227家,其中142家存管系统已正式启用。已上线直接存管或银行直连系统的平台共有117家,对接华兴银行、江西银行、恒丰银行和徽商银行的平台最多,分别有26家、20家、16家和10家。一直以来,围绕资金存管的争议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P2P平台应当选择哪类机构对接资金存管,二是对接资金存管的正确模式究竟是哪一种。针对第一个问题,《暂行办法》已经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为P2P网贷平台提供资金存管服务的银行,既涵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甚至出现了部分港资银行。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行业内共有39家银行对P2P网贷平台敞开怀抱,其中华兴银行以签约26家高居榜首,恒丰银行、江西银行分别签约25家、19家位列二、三位。而此前最为活跃的却民生银行已经宣布终止与P2P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合作,已签约的18家平台仅积木盒子、人人贷、首金网三家完成了实际对接。而对于银行资金存管究竟该选择何种模式,监管部门已经给出了答案。《暂行办法》叫停了“联合存管”,并对银行直连和直接存管持肯定态度。据行业第三方统计,截至2016年12月8日,业内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共有124家,其中有22家平台为联合存管,其余102平台为银行直接存管或银行直连。据本报记者粗略估算,当前全国共有正常运营网贷平台约2000多家,但业内合规对接银行存管的平台尚不足5%。
虽然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平台纷纷寻求与银行合作以谋求合规,但从数据来看进展却不如预期。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对接入平台普遍设置一定门槛,包括注册资本金、从业背景、风控模式等,以注册资本金为例,最低要求从1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很多中小平台因此被直接排除在外。即使能够接入资金存管,网贷平台也将面临一笔不小的资金成本压力,分为保证金和费率两部分,都与平台实力有关,信誉越好、规模越大,保证金和费率越低,反之,则越高。此外,还有分析认为,进度缓慢是由于2016年互金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和资金存管指引并未正式出台,部分银行处于观望状态。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暂行办法》的正式出台使得银行资金存管成为判断平台合规的重要指标,并且其对行业的高门槛也将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预计不少中小平台将面临清场出局,行业将进行新一轮洗牌。同时,投资人需认清银行资金存管的本质,银行并不审核项目的真实性,不保证收益,不承担资金管理运用风险,投资人需自行判断真实性和承担责任。另外,目前部分平台采用的是第三方支付系统与银行存管系统并存的模式,即只有部分标的是银行存管,投资人需判断和认清平台标的是全存管还是部分存管。部分平台可能只是风险备用金资金存管,企图鱼目混珠,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合作仅是虚假宣传,所以投资人判断是否真的资金存管还需擦亮眼睛并多方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