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的颠覆浪潮已经席卷银行和金融服务行业。这次可不仅限于主要的技术变革,或是开发了新的分发渠道,而是对整个零售银行模式发起的全新、深刻且彻底的变革。全能型银行在过去1个世纪所构思出来的定价、营收、客户体验、产品和分销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会看到,整个金融市场结构都将被重新勾勒。
银行之所以会遭遇到如此的危机,主要是因为它们未能同时处理好两个来自外部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一个是监管的变化,另外一个是消费者消费习惯(和科技)的变化。这两大变化存在着内部联系,相互作用而使得银行的危机更难解除。
首先,监管的变化表现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受到了更加严厉的监管,监管层对银行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资本金要求和流动性要求,银行资产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压力测试中达标,很多大型银行因违规操作和不公平交易受罚。因此,这个变化带来了两个重大的影响:
第一,银行将大量精力放在应对监管,而非市场新挑战。第二,银行合规成本和监管成本大幅飙高。埃森哲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FinTech Innovation Lab)指出,大部分大型银行将全部成本的70%用于应对合规和监管。
其次,指数级增长的数字经济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技术型平台。数字化渠道的爆发性增加,像是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不只提升了消费者预期、让消费者的用户体验要求“被宠坏了”,还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看待和使用银行渠道、银行产品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