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明确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出借人资金和借款人资金的严格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存管机构。
据记者了解,自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开展和上述《暂行办法》出台以来,各家银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部分银行保持观望态度,有些银行则采取了积极开展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的做法。不过,真正与银行完成直接资金存管系统对接的P2P平台,于整个庞大的网贷行业而言仍然九牛一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月20日,已有民生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恒丰银行和广东华兴银行等32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数据显示,共有188家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8%,其中真正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的平台仅有99家,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
在与平台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银行中,广东华兴银行最为积极,已与56家P2P平台签订协议位居榜首;其次是江西银行,签约31家;浙商银行和厦门银行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别签约18家和14家;民生银行排名第五,签约9家;徽商银行签约8家排名第六;其余银行分别签约1~6家。可以看出,目前在开展资金直接存管业务方面,城商行仍是主力。
从已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平台的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北京、上海和浙江四个P2P平台数量较多且经济较发达地方较多。其中,广东地区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最多,有69家;其次是北京,有47家;上海和浙江排名第三和第四位,分别有23家和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