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无新事,互联网行业的马太效应不断应验。以国内电商行业为例,淘宝和京东两家大平台,如今占据着超过8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难以被轻易挑战的对象。网贷行业的大平台,正通过做大成交额朝此目标努力。宜人贷高管此前透露,从2016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情况看,宜人贷2016全年预计促成借款总额为197.5亿至200亿元,相比2013年的全年交易规模约2亿元,短短3年规模增速近百倍。
不过,除了关注成交额外,更多的平台开始把目光转向拓宽服务人群。因在监管办法限额规定出台后成长受限,主营业务为企业贷的平台纷纷转型,与个人借款平台抢占消费金融风口。与企业贷不同,消费金融需求相对长尾、多元,也要求着更高的服务能力。如何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服务,成为网贷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这需要平台在借款人的范围、数量和借款额度间取得平衡。根据监管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单个平台的借款上限为20万。假设一个平台全年成交额为200亿元,以人均借款20万计算,该平台需服务10万借款人;以人均借款5万计算,则需服务40万借款人。
服务借款人的数量与能力,决定了平台能否分享到消费金融的巨大蛋糕,亦成为平台金融科技水平的标志。数据显示,2016年成交额近200亿的拍拍贷,全年共服务了338万借款人,借款人数量占到了行业借款人总数的38.58%(****《P2P网贷行业2016年年报简报》显示,2016年网贷行业借款人数约为876万人)。此外,平台2016年98%以上的借款都集中在1万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