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崛起前,小贷公司一直是民间借贷的主力军。2005年部分省市进行民间小贷公司试点,2008年银监会和央行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全国开展小贷公司试点。据央行公布的小额贷款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741家。
在数额如此庞大的小贷公司阵营中,不得不提到的网络小贷的诞生和发展。由于互联网属性,网络小贷因突破了传统小贷的地域限制,吸引各大企业积极布局,尤其对很多想要进军供应链金融或消费金融领域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而言,网络小贷牌照成了“香饽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26日,全国网络小贷分布在10个省市,共设立78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广东地区最多,有28家,主要集中在广州;其次是重庆,有17家;江苏有11家网络小贷公司排在第三;浙江和江西并列第四,均有5家。
从已获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背景来看,以强背景企业为主,这些公司往往拥有大量的客户和交易数据,主要服务的客户群体也是其产业链的客户。从贷款产品来看,期限和金额差异较大,类型多样,与传统小贷业务性质上并无不同,但因其互联网属性,审批放款速度较传统小贷快。
一边是网络小贷,一边是网贷,字面上的相似令许多人对二者“傻傻分不清楚”。此前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网络小贷进行了定义,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前述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表示,网络小贷与网贷最核心的区别是定位不同:网络小贷定位为放贷机构,具有放贷资质,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而网贷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只是信息撮合机构,不具有放贷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