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多年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在2017年迎来了关键生死年。随着监管整顿期限的临近,行业悲观气息浓厚。不过,理财范联席CEO叶映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一个行业最低谷时,往往迎来了投资最佳时期。行业看到的是悲观,我看到的是机会。”北京商报:“合规”、“整顿”继续成为了2017年互金行业的两大关键词,网贷平台应该怎么实现监管下的重构与突围?
叶映辉:目前,整个行业面临一些新的监管办法,因为合规成本比较高,一些小的平台很难运营下去。但从整体来看,我觉得现在是行业低谷的时候,也是对这个行业真正投资最成熟的时候,并且我们立足于对互金行业做更广义的布局。目前,不管是非金融机构,还是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对互金行业进行深度布局,包括资产端、科技金融方面。实际上互金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开发传统机构并未覆盖到的消费场景、消费人群,比如非信用卡人群、蓝领阶层等,这些阶层也有较大的信贷需求,互金企业可以进行大力开发。
北京商报:去年很多网贷平台开始转型走集团化路线,您怎么看?叶映辉:互金平台进行集团化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有集团化的想法和能力,加上政策的明确导致提前进行集团化的布局,这样可以完善企业的生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类是在监管倒逼下的集团化,这些平台可能先做加法再做减法。比如,先集团化,然后分拆独立的业务,包括金融科技业务、资产端业务、支付业务等。目前来看,这些平台的集团化布局才刚刚开始。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集团化本身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定位、布局、眼光、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集团化而集团化只是大家看到的一个表象。
北京商报:随着行业合规成本的提高,2016年出现了很多网贷平台被收购的案例,您认为2017年网贷行业收购现象是否会持续?叶映辉:互金行业的收购行为一定会持续下去,甚至在年后,我们会看到很多规模以上的平台也会被全资收购,收购它们的可能是传统金融机构,也可能是新金融当中的佼佼者。互金行业已经从底层支付工具开始整合,过完年后,有很多专业机构、规模以上产业驱动的平台,以及知名的实业资本会进入到互金领域的各个行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