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风险的暴露以及监管的有力整治,从业者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将终结。
高搜易CEO陈康表示,互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曾因为门槛太低,一度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大量不具备金融背景和优质底层资产的平台浑水摸鱼,搞乱了市场。随着监管和合规性要求的逐渐严格,实际上抬高了互金行业准入门槛。未来,良好的股东背景和规范经营将变得更为重要,劣质平台将被迫出局,行业面临出清,优质平台将迎来更大更好的发展。
农发贷CEO杨世华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创新的形式,但由于在发展初期缺乏相应监管,加上行业自律水平堪忧,尤其是一些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出现,让这个行业屡屡“背黑锅”,以致于在社会公众面前,P2P一度被打上了负面烙印。在爱钱进CEO杨帆看来,经过行业整治后,企业生存环境将得到净化,也有助于投资者更加客观、清晰地看待互金市场,而不是一味追捧高息,投资者后期将逐渐向专业的平台转移,由此给行业带来愈加明显的“二八分化”。
业内也普遍认为,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互联网金融将逐渐向多条细分领域进行深度发展。尤其根据限额要求,大多网贷平台已经在向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方面转型。以汽车金融为例,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底,全国至少有1136家P2P网贷平台涉足车抵贷业务,涉足汽车金融的网贷平台已近五成。预计2016年我国互联网汽车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可达9000亿元。
中国社科院牵头编制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指出,我国“三农”的金融缺口约为3.05万亿元。杨世华认为,从传统分散经营逐步转变为规模化生产,农业生产者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这一痛点将被急剧放大。未来,新型农场主需要更多借助金融和资本的力量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农村金融的需求巨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个待发掘的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