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技巧】具备怎样的风险管理体系的P2P平台才安全
一直以来关于网贷平台风险管理系统方面的分析始终处于比较缺失的地位,不仅是因为行业处于初创期,而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薄弱。在此小微时贷将尽力为大家详细分析当前网贷平台运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要点和难点所在。
从平台角色看风险管理
都说网贷平台应该做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小微时贷不去辩论这个问题,而是提出无论是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我都坚持认为平台始终是一个市场经营主体的角色,即坚持持续经营为目的,从市场主体出发、从被监管对象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法律规则、监管要求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以经营主体角色为主线思考风险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所有平台首要考虑的问题,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法律地位,和经营角色,采取积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所在。
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几个风险题
经过观察发现,无论我们定义平台是那种性质的中介角色,所有风险的聚焦点都指向了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
1.专业人才或技术的缺失。
如果系统性风险是大部分金融机构或者组织所无法刻意避免的风险点,我们习惯将其称为客观因素,但是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或者技术手段,则是会丧失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的判别和预判,更有可能无法判断与识别潜在的不良客户。特别是当前新成立的网贷平台不断涌现,风险管理团队的组建也相对仓促,风控成员素质也差异很大。据上海千人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最近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纳入统计的平台中,风险管理人员占到平台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到3%,甚至出现了部分平台风控团队只有2-3人的局面,并且其中大部分人从业经营不到3年。
小微时贷认为从网贷平台风险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上分析,有几方面的专业技能是不可缺少的。2. 道德不良。
由于网贷行业处在整个金融产业链的尾端,所以优秀和专业化人才的缺失是长期困扰行业发展通病,这也导致了不同程度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通常也指网贷平台员工利用岗位优势,实施了公司无法观测和监督的行为,从而导致平台遭受严重的风险问题。例如: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存在信贷人员收取客户好处,隐瞒相关重要信息,在信贷报告中大肆编造财务信息,主动编制符合授信要求的报告导致平台决策负责人做出错误的评审决策。更加重要的,该行业还没有一个责任追究制度,一般该种情况下,信贷员在收取了高额好处后普遍在未来选择撤职并高薪跳槽去了其他平台,最终依然是故伎重演。
因此,网贷平台员工的道德不良行为很可能会使得相关人员怠于识别风险或对辨别的风险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就如上述情况,客户和员工一起共同欺诈平台。回顾之前几起跑路的几个案例,其之所以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往往源于其核心高管负责人的道德不良有直接关系。
网贷平台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道德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网贷公司必须要打造一支高效、高素质的专业化团队。虽然高素质团队并不能完全规避道德风险,但是确可以适度降低一部分道德和操作风险。网贷平台除了专注于日常的媒体公关和业务拓展之外更需要将员工的道德培训放到重要的地位,不应仅强调招聘准入门槛的要求,更要关注员工日后持续的职业培训,防范员工因疏忽大意、过于自信、道德不良而产生的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