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启动对各地区各部门第三次大督查已有一个多月,近期新华社记者跟随督察组进行一线调研,发现金融风险的上升值得警惕,楼市去库存的任务依然艰巨。
8月28日,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全面启动,督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督查重点包括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四方面工作23项重点内容。
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有10多个月,各地方、各部门通过创新和主动作为来推进改革,各省(区、市)也结合当地实际,出台文件或专项实施方案,推动决策部署落地。尽管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步推进,但是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困难仍然存在。
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金融风险的上升值得警惕。在督查期间,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业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面临不良贷款持续暴露、合法债权缺乏有效保护等困难。此前财新记者曾报道,从2014年四季度至今,银行业不良已经连续17个季度抬升。银监会推出全面风险管理,试图建立现代银行治理机制,进行前瞻性布局。
楼市去库存的任务依然艰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表示,当前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县城库存存量高,化解难度较大。住房城乡建设部下一步将加大棚改安置和公租房保障货币化力度、继续鼓励支持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安居、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通过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去库存。去产能一直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煤炭项目违规在建,而且随着近期煤炭价格回升,出现一些煤矿恢复生产等情况。但是,去产能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否则煤炭价格有可能再度下滑,煤炭行业脱困发展将难以实现。
国企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鞍钢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三供一业”移交的问题,分离移交所需费用约38.53亿元。由于企业承担移交费用高、地方政府接收困难以及人员安置难度大等原因,目前工作进展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