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为何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为在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就是系统性风险,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旭川说。
伍旭川是在10月15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说,要认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在互联网的业态里面同样重要。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现在,不能再一味地追求互联网的速度与高效,而应将高效和安全统一结合起来,找到平衡点。他举例,央行要求通过ATM机的转账要24小时之后才能到账的新规,就是高效与安全的平衡点。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部主管郑晓东表示认可。他认为,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期待通过融资来解决高成本运营带来的困境,然而金融不允许高成本运行。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过分注重互联网思维,而忽视本身的金融属性。现阶段,分业监管的监管部门如何跟上趋于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的脚步是金融监管的热点问题。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在上述场合表示,这几年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跟监管滞后有关,明确监管部门的定位是施行高效监管的有利条件。
10月13日,“一行三会”连同委下发财政部、中央维稳办、公安部等17部委针对联合发布《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委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范围。伍旭川称,本来《方案》在4月份就发出,信息排查程序已经于7月份展开,但是监管部门一直到国庆之后才公布,是为了给市场足够时间去反应和改错伍旭川透露,根据初步的调查数据,约48%-50%的平台都有问题。“政府对(互联网金融)这块,有风险了要管,又要发展,也是为难,也是骑虎难下。大家要理解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良苦用心。”伍旭川说。
《方案》明确要对互联网金融采取“穿透式”监管。为了让政策落地,郑晓东表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在打造一个集中信息披露平台。借款人的身份证号或企业统一社会信息代码,以及在跨平台的借款总余额等一系列信息皆可以在该平台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