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我国开启消费金融市场改革以来,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野蛮生长,涌现多元业态,目前按照参与主体划分,大致可分为金融系、电商系和实业系。“参与各方优势各异。比如,金融系胜在资本和风控能力,电商系胜在数据和流量,实业系胜在场景和产品。”韩腾说,“P2P平台如果现在想切入消费金融市场,若无对应环节的资源积累,难度较大”。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各有优势。在消费金融领域,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化竞争,在发展时应各有侧重。”PPmoney万惠理财董事长陈宝国表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包括了很多机构客户,其商业模式、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客户主要是个体,小而分散的特征非常明显。
陈宝国认为,传统金融机构没有人力物力覆盖所有的人群,特别是一些中低收入群体享受到的消费金融相关的服务较少,这一群体对应的市场可能会出现迅猛增长。另外,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萌芽阶段,这一领域未来发展潜力也较大。
拍拍贷CEO张俊分析认为,如果网贷机构去争抢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将面临来自银行和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胜算不大,需要走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在我国,18岁至55岁的信用卡适龄人群约10亿人,而信用卡人群目前只有2亿多。对于大量非信用卡人群,无论是银行还是大型互联网公司,都需要时间成本去积累非信用卡人群的数据和风险样本。如果P2P网贷平台在风险上有能力服务非信用卡人群,而不是与银行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去争抢存量市场的话,空间还是很大的”。
相比其他金融机构,P2P网贷平台优势也很突出,其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可以实现全程线上操作,而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仍以线下模式为主。“全程线上无疑具有很多优势。线上模式在获客、运营等成本上有明显优势,且可以快速实现全国化的布局。”张俊说,传统的金融机构大多不区分用户的信用等级,采用统一的风险定价策略,这意味着信用良好的用户要承受与信用较差用户一样的费率成本。而现在一些走在前面的P2P网贷平台在风险保证的前提下,已经可以实现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用户进行差异化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