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发展将获客和风控专业分工后,银行及互联网平台就“沦落”成了资金提供方,其他业务基本都被Fintech公司所取代。
银行沦落为资金提供方的趋势现在已经开始呈现。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挤压存贷业务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息差逐渐收窄,靠简单的吸存放贷“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此外,金融脱媒越来越流行,银行的市场份额遭到抢占。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债券、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的规模快速增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传统银行以融资为主导的业务模式、市场份额面临巨大威胁。最后,银行专业能力有待加强,审批效率不高。大部分国内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专业化能力不足,审批效率低下。风险审批往往是“一放就乱,一抓就慢”。不是过度放权给前线业务部门,导致风险的失控;就是推行审批集中后过度审慎,导致审批时间长、效率低等矛盾频频显现。同时,银行往往缺乏足够专业化、行业化的审批官队伍及人才储备。鉴于以上各种原因,银行业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银行资金端强大的优势是很难被替代的。所以,即使Fintech会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简化甚至替代银行的部分业务,银行的资金优势无法在短期被动摇。银行仍然可以成为资金提供方。例如,根据网易财经相关数据显示[③],2015年5月,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超过2.7亿,日均移动支付超过4500万笔,单日支付峰值为1.976亿笔。虽然支付宝在支付场景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这与银行成为资金提供方并不矛盾。很多用户都是通过银行卡与支付宝绑定,进行支付。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资金优势的互联网平台也将同银行一样,成为资金提供方。总之,Fintech将改变现行的金融行业格局:在给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简化、代替金融行业各种业务的同时,也会促进金融行业的专业分工及细化:场景金融解决快速有效获客的问题,数据风控推动资产定价公司异军突起,互联网平台及部分银行“沦落”为资金支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