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援引了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BTIG Mark Palmer 和 Giuliano Bologna的观点,“那些质疑Lending Club和其同行发展潜力的人,多数可能并不明白P2P交易平台广泛适用于众多商业应用,
因此低估了P2P的发展潜力”。
《华尔街日报》:
对 Alibaba.com
而言,该合作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通过该贷款计划,美国商家以更便利地在 Alibaba.com 下单,如果该方式运转的足够好,就有机会带动更多的美国商家加入,甚至下更多的单。而作为贷款平台的 Lending Club,也能拿到一批中小商家贷款的单子。
《MARKETWATCH》:
《华尔街日报》旗下的MARKETWATCH专栏作家David
Weidner认为,阿里巴巴和Lending Club通常不会同“搅局者”联系在一起,但周二他们的确搅乱了某些传统、保守的行业。他认为双方的合作,现在不过是“水花”,但很快对某些人来说就是“海啸”。双方合作“一箭多雕”:不仅向美国在线交易平台eBay及旗下的Paypal开火,也威胁到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同时,对于现在的华尔街银行和小银行以及专门的财务公司都是挑战。
Lending Club的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和借款人,能同拥有3000万小企业账户和3亿顾客的阿里巴巴合作,是一击非常漂亮的“本垒打“。对于阿里而言,鉴于支付宝在中国国内曾遇到的监管问题,同Lending Club合作也是聪明的变通之举。
笔者简评:
国内虽然还没有出现Lending
Club这样的上市公司,但P2P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昨日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生意宝、京天利、P2P概念股绵世股份纷纷涨停,投资人对互联网金融概念期许可嘉,一月份10家P2P公司获得风险投资。但资本热情却与倒闭寒冬形成了强烈反差,68家问题平台出现兑付问题,未来网贷行业必将进一步分化。